查看原文
其他

系统工程、常识与创新的驱动力

郭朝晖 蝈蝈创新随笔 2021-10-15

  前天,一位老友问了我一连串问题:技术创新和系统工程什么关系?常识能驱动创新吗?如何理解守正出奇的关系?......我想,他是用心思考过的。

 

我长期在企业从事信息控制有关的创新工作。我遇到的实际情况是:很多人的创新其实是失败了、没有收到计划中的效益。我认为,创新最大的挑战在于正确定定义问题、选对解决问题的大思路,而不是一个具体的问题如何解决。

 

以此为出发点,我觉得“防错”特别重要:如果选错了方向或者思路,会浪费很长的时间、大量的金钱和精力。比不做还糟糕。


我见到的很多错误,就是因为缺乏系统工程与常识。所以,系统工程和常识对创新的作用是防错。防错对创新的重要性,如同刹车对汽车的重要性。没有刹车的汽车,没有人敢开快。没有充分理解防错的机制,创新将面对大量的失败。我觉得,很多人不懂创新,就是不懂得如何应对风险。创新会有风险,但风险不能太大,要能承担得起才行。

 

什么叫“正确地定义问题、选择大思路”?我的主张做法就是:找一个一听就能明白、知道能够做成的方案;而不是找到有很大不确定性、需要去尝试的方案。

 

我反复举的例子就是:养花如何不出烂叶子? 我的办法就是:在主人来到之前去检查一下,如果有烂叶子就剪掉。这个办法,当然就是一听就明白的。应用层次的创新原理往往容易想清楚。所以,不懂技术的马云能够成功。


是不是所有的问题,都有这样的办法?可能没有。如果没有的话,你可以选择不做、可以选择去做其他的事情。“舍弃”有时也不失为一种好的做法,可以给你寻找其他项目的机会。

 

方案明白了,并不等于实施没有难度。


工业技术追求确定性、安全性、可靠性。要做到这“三性”是非常不容易的。人们常说:“千里之堤毁于蚁穴”。但在千里之堤上堵住每一个蚁穴,谈何容易?!这时,我们需要系统工程的思想和做法。

 

在定义创新问题的时候,需要“出奇”;在实施过程中,需要“守正”。

 

创新的驱动力是什么?对于这个问题,我反复强调:直接的驱动力是“需求”、“条件”这两个因素,而不是新理论、新方法。绝大多数技术用的方法往往很简单(为了安全、稳定、可靠),但这些简单的方法过去不值得做、没有条件做(比如计算机性能差、通信速度低等)。绝大多数人是因为有人提供了好的条件(ICT的基础技术),才有条件进行简单的创新。

 

我的想法有没有局限性?

 

所有的方法都有局限性。有局限性的方法才会有用。我的想法也不例外。

 

我的方法论,主要用于工程层面的创新;不是科学研究,也不是技术发明。我追求的是经济性。要追求经济性,就要追求风险与效益的平衡,就要设法把不确定性降下来。于是,我不主张做那些不确定性很大的工作。

 

我的主张针对的是企业。企业的任务是创造价值而不是发现知识。所以,我的观点不好一定适合科学家,也不一定适合政府的决策。

: .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,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,轻点两下取消在看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